人民币“结算令”来啦!全球超40亿人不再使用美元结算,企业“出海”更有...
1、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外贸交易更为便捷:如果采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企业将不再需要特意储备外币,从而简化了交易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强商品定价权: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美国可以通过操纵汇率来影响国际商品价格。
2、今年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跨境人民币结算通知》,7月21日,人民币对外贸易结算令正式实施,将支付机构跨境业务范围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扩大到所有经常项目。毫无疑问,这是对美元霸权投下的一颗战略核弹,是对美元霸权的正式打击。
3、外贸交易更为便捷:减少外汇储备需求:采用人民币结算后,中国外贸企业无需再特意储备大量外币,从而降低了外汇管理成本和汇率波动风险。提升交易效率: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简化了结算流程,加快了资金流转速度,使得外贸交易更加高效。
外贸人必看!汇兑成本降低,这30多个国家可以用人民币结算了
柬埔寨国家银行助理行长谢丝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申请加入CIPS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举措,这将能为柬埔寨带来多方面利益,包括降低以柬埔寨瑞尔和人民币结算成本、加强柬埔寨和中国双边贸易、投资和旅游业合作,以及推动区域经济融合。
柬埔寨也紧跟这一趋势,允许旅游业者直接收人民币,并申请加入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以方便中国游客使用电子支付服务。这将降低结算成本,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伊拉克也在探索使用非美元货币的机会。
结汇就是把外币转换成人民币。你帐户上有外汇的话,带身份证到各大银行都可以结汇。中国银行会更专业些人民币现在还不能自由流通。如果你是做外贸生意的,现在人民币本币结算还有点难度,关键看银行。
同时,融资对象从发展中国家扩展到发达国家,如英国增加人民币债券持有、德国用人民币支付天然气进口款,体现了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企业进行外贸交易时,使用人民币直接结算可跳过中间货币,节省3% - 5%的汇兑成本,增加了利润空间。
另一方面,使用跨境人民币可以节省大量的汇兑成本和贸易融资费用,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例如,在与印尼、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家进行贸易时,如果采用美元报价,单笔交易通常会面临5%的汇差。这时,建议企业尽量使用跨境人民币进行出口报关,以规避这笔额外损失。
熊猫债作为在岸人民币债券,具有低风险和回报稳定的特征,不仅为境外发行人拓宽融资、优化债务结构提供了新的渠道,也为境内外投资人合理配置资金、多元化人民币资产组合提供了更多选择。
人民币是全球第几大贸易融资货币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释放了多方面积极信号: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2024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占比达95%,超越欧元,且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同比增长23%,展现强劲增长势头。全球80多个央行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
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是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2024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占比达95%,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在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透露,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意味着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人民币的使用频率和规模位居世界第三,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非常了不起。反映经济实力获认可:尽管中国GDP总量和人均GDP排名并非顶尖,但人民币融资额能排到第三,说明中国经济实力得到全球广泛认可。
2025人民币结算占比
1、全球支付份额:根据SWIFT 2025年3月20日更新的2月1日至2月28日各国和地区货币全球支付份额占比报告,人民币支付份额达到了33%,相较于1月的79%大幅提高了14%,自去年8月以来支付份额占比首次重回4%以上,同时创造了近六个月的新高,保持全球第四活跃货币的地位。
2、今年5月22日数据显示,人民币支付占比5%,排名第五;欧元占比224%,排名第二。2025年1月,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位置,占比79%。不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加快,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部分指标表现突出。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
3、从数据来看,彭博信息研究公司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开展的研究显示,人民币在中国跨境收支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接近零升至2023年3月底创纪录的48%,而美元在同一时期的占比从83%下降至47%。国际支付清算协会(SWIFT)统计显示2025年人民币交易量在全球支付中占比首次超越美元,达到48%。
4、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是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2024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占比达95%,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在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透露,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
去美元化的开始:中国逐步摆脱美元
1、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跨境支付逐渐摆脱了美元的主导地位,转向以人民币结算。根据分析,中国跨境交易的去美元化趋势明显,人民币在中国结算中的份额首次超过美元,并在随后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3月,超过一半(59%)的中国支付以人民币结算,而美元结算的比例为48%。这与五年前的结算比例形成显著对比。
2、去美元化趋势持续至今。巴西和阿根廷去年宣布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美元仍占据主导地位,欧元和日元紧随其后,而人民币尽管份额较小,但在过去十年中增长迅速,欧元和日元的使用量则有所下降。
3、中国摆脱对美元的依赖需多元化货币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并发展本土经济。中国要摆脱对美元的依赖,首先要建立多元化的货币体系。过去几十年,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不可替代,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汇率波动带来的经济损失等。
4、综上所述,中国政策制定者们正面临如何在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市场中保持自身利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以及在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进行策略调整的挑战。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中国可以逐步摆脱美元陷阱,实现更自主、更具竞争力的经济发展。
5、一些新兴经济体近年来不断调整储备结构,降低美元资产份额。在国际金融交易领域,国际金融市场也在探索新的交易机制和货币安排,以摆脱美元的过度束缚。例如,一些区域性的金融合作机制,鼓励使用本地货币进行投融资活动 。去美元化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的一种体现。
6、一夜之间,“去美元化”成了大事件。在过去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很多国家似乎已经开始小心翼翼地远离并摆脱对美元的依赖。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已经达成协议,彼此接受对方货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而欧洲地区显然准备把欧元设计成自己的储备资产和国际货币交换媒介。
兆驰股份: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逾14万亿
1、兆驰股份所在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已逾14万亿元。这一数据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的显著成就和活跃度。以下是关于该数据的详细解读: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庞大:到2020年3月末,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处理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事务达到了182万亿元,这一数字约占全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的1/4。
2、兆驰股份所在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已逾14万亿元。这一数据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的显著成就和活跃度。